第111个国际劳动妇女节:从不被看见到成为大众偶像

今年妇女节活动的主题是“选择挑战”,意为一个受到挑战的世界是一个警醒的世界,我们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想法和行动负责。中国女排作为一支王者之师,很庆幸是被大家看见的女性力量。不止中国女排,在中华大地上也有很多个“她”,在工作岗位上展现自己美丽的精神面貌。逐梦新时代,贡献“她力量”,祝福所有女性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。最后,祝广大女性节日快乐,我们一起乘风破浪!

今天是第111个国际劳动妇女节。今年妇女节活动的主题是“选择挑战”,意思是一个充满挑战的世界是一个清醒的世界,我们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想法和行为负责。

尤其是新冠疫情爆发以来,女性在工作和生活中面临更加严峻的困难和挑战。但回首往事,她们在各行各业奋斗,以无私无畏展现女性风采,以担当为女性力量的贡献。

中国女排,作为国王的老师,很幸运能成为大家所见的女强人。从“默默无闻”到成为“当红偶像”,这是几代女排运动员不断奋斗的结果,也是一个“从零到一”的奋斗过程。

大松精神与竹棚精神

1964年东京奥运会,小松博文率领日本女排夺得奥运冠军。1965年4月,周恩来总理邀请大松博文来华训练中国女排。在上海,大松博文为中国女排进行了一个多月的残酷训练,确立了“三从一大”(严格、难度、实战、大容量训练)的训练原则。用于中国体育运动。这也成为了整个新中国竞技体育训练体系的基础。

1965年“5月1日”劳动节,周总理邀请大松夫妇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宴会。当周总理问及女排的训练情况时,小松毫不客气地说:“我训练的中国球员甚至没有我们日本女排一半的训练量。” 周总理认真地说:“请移植小松精神。在中国女排的训练中。” 大松博文在回忆录中写道:“中国姑娘聪明勤奋,国家最高领导人非常关心女排。未来,中国女排一定会超越日本队,

1972年,漳州训练基地建成,所谓的排球场就是一个竹棚。1976年,中国女排主帅袁伟民率领“文革”后第一支中国女排到漳州基地集训。基地老一辈工作人员回忆说:“当时没有训练馆,能在竹棚里训练还是不错的,地面湿漉漉的,每天都是女生单独进入,但出来是一团泥。”

袁为民的训练极其严格。女孩们在泥地上翻滚接球。每次训练结束后,他们身上都沾满了汗水、鲜血和泥土。当队员们因接球力不从心而趴在地上时,袁伟民不停地把球抱在他们身上,喊道:“起来,再来!” 每天至少训练8小时后,衣服被撕破,运动鞋被打开。粗糙的场地也被打磨过,“三河图”场地上的沙子嵌在球员的肉里,需要小镊子才能挑出来。后来闷热的竹棚里有了地板女排世界杯,但因为没有上漆,到处都是荆棘。女排老队员周晓兰回忆说:“每天训练结束后,我们开始互相拔刺,

从第一冠到第十冠

女排世界杯

正是带着这样的精神,中国女排在走向世界的路上,一路前行,终于尝到了胜利之雨。

1981年,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冠军。随后,中国女排的“五连冠”不仅开创了世界排球的中国时代女排世界杯,也帮助中国人民重建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民族自信心。进入新时代以来,女排精神已成为推动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之一。

2003年11月15日女排世界杯,陈忠和率领的中国女排在日本大阪11战全胜,17年后夺得世锦赛冠军。2004年8月28日,中国女排在雅典奥运会决赛中3-2逆转俄罗斯队,时隔20年重夺奥运冠军。2015年,郎平率领的中国女排在日本夺得2015年世界杯冠军,时隔11年再次登顶世界之巅。2016年里约奥运会,中国女排逆转夺冠,时隔12年重夺奥运冠军。2019年女排世界杯,中国女排迎来11连胜,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上一份珍贵礼物。

成为更好的自己

长期以来,中国女排一直受到中国人民的关注和喜爱,不仅因为中国女排夺得冠军,更重要的是,女排姑娘们展现了祖国第一、团结、团结、团结的精神。合作,顽强拼搏,在赛场上永不言败。脸。

不仅是中国女排,在中国也有很多“她”,展现了她们美丽的工作精神面貌。比如带头的陈薇院士打了第一针;自焚中学校长张桂梅送大山女上大学;

心中有梦想就追寻梦想,脚踏实地永不言弃的她,是一个闪耀的她!追逐梦想的新时代,贡献“她的力量”,祝愿所有女性成为更好的自己。

中国女排在成为更好的自己的道路上,一直都离不开大家的支持和陪伴↓↓↓

女排世界杯

以上祝福均来自@chinawomen排球微博征集活动

最后,祝广大女性节日快乐,让我们一起乘风破浪!

海报/人民日报

相关推荐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