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公开赛以大量伤病告终。这对每个人来说都不足为奇。毕竟到了年底,连续战斗造成的疲劳伤也是正常的。
在之前的文章《建立我眼中的比赛》中,我建议运动员应该主动想办法应对紧张的赛程,而不是一味抱怨赛程太密集。这是站在运动员的角度,但不代表我同意世界羽联的安排。
今年世界羽联巡回赛倒退,不少运动员因伤退赛,表示太累了不能好好休息,给大家的印象是“运动员集体累了”。不过看看即将到来的印度联赛的大名单,世界上所有的大牌已经陆续登场,宣传图也充满了活力,显得有些疲惫。
运动员累吗?一定很累。一年到头的高强度比赛,谁也受不了。但他们为什么这么累?有那么多运动员愿意放弃世界羽毛球联赛的休赛期去联赛打球,而不是为了赚钱……
运动员打比赛就是工作,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养家糊口,所以即使在年底大家都极度疲惫的时候,印度联赛之所以还能吸引这么多运动员参赛。我参加过印度联赛。事实上,整场比赛的对抗强度非常高,打起来并不容易。不过,俱乐部给运动员的薪水还是比较客观的。
运动员是否愿意参加比赛,是否愿意全身心投入比赛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比赛本身是否提供了足够的刺激。
退役后,我还参加了很多业余羽毛球比赛。虽然业余选手和职业选手的水平差距还是很明显的,但比赛的强度并不逊色。红眼的感觉。而据我所知,很多业余球手为了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,下班后会专门练体力,甚至还花钱请教练进行羽毛球专项训练。这种对待羽毛球和比赛的态度,不正是职业队一直倡导的“我要练”吗!
业余球手之所以如此自觉,是因为业余赛事提供的外部刺激就足够了。现在很多业余赛事的奖金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职业赛事,很多俱乐部都会以可观的报酬招募业余高手。对于业余球手来说,如果他们努力提高球技,在比赛中取得不错的成绩,就能获得不错的回报。努力与收获相匹配,自然会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去面对自己的羽毛球事业。
同理,印度联赛的强度并不轻松,比赛时间是运动员最累的时候,但依然能吸引到这么多高手参与,因为可以匹配运动员的付出和收获.
回到BWF的赛事安排,从2018年开始改为巡回赛,模仿网球设置了1000、750、500的比赛。可见,BWF旨在以高度的专业性向网球学习,但仅在形式上,内涵上仍有较大差距。
网球比赛几乎都围绕着四大满贯等核心赛事展开,充分发挥四大满贯的历史底蕴和吸引力,带动其他赛事的发展。而羽毛球缺乏这样的核心赛事。除了全英公开赛之外,似乎没有任何一个站台能让运动员觉得“职业生涯必须要夺冠”。其实,要向网球学习,要积极开展赛事,提高运动员的认可度和参与度,就应该“重质量不重”,打造高品质的赛事,无论是比赛的传承、影响、宣传和奖金应该具有明显的优势。. 不过,世界羽联的比赛安排有些“重不重”。今年巡回赛赛制改变后,优秀运动员必须参加的比赛项目数量为12个项目。此外,世锦赛同游杯等赛事也将给予运动员参赛的机会。造成的压力可想而知。但回头想想,今年四大网球锦标赛的冠军大家都可以说出,但在十多轮的羽毛球比赛中,你还能比得上冠军的几场呢?比赛打得太频繁了,球员累了,球迷也累了。但回头想想,今年四大网球锦标赛的冠军大家都可以说出,但在十多轮的羽毛球比赛中,你还能比得上冠军的几场呢?比赛打得太频繁了,球员累了,球迷也累了。但回头想想,今年四大网球锦标赛的冠军大家都可以说出,但在十多轮的羽毛球比赛中,你还能比得上冠军的几场呢?比赛打得太频繁了,球员累了,球迷也累了。
更重要的是,由于世界羽联在包装和宣传方面的表现不尽如人意,赞助一直平平,各种赛事的奖金数额也一拖再拖。年底了,但能拿到的东西真的很有限。在这种情况下,谁能保证一直全身心投入?
我不认为比赛少就一定是好事,如果每场比赛都能保证给球迷最高水平的视觉享受,我宁愿每天都有比赛。但现在,过于频繁的安排,缺乏强烈的刺激,使得比赛的水平没有保障。这样的比赛越多,越会扼杀运动员的斗志和观众的热情。不如集中资源,率先打造羽毛球“四大满贯”。
(本文图片来自网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