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
1922年,在“看东洲”的一场中日小学田径比赛中,一名13岁的少年以11.8秒的百米成绩夺得冠军,让自己“不可能输给中国人”日本人丢尽了面子,一举为中国人争光。
这个男孩叫刘长春。
刘长春从小跑得很快,是学校里著名的“兔腿”。
后来,因为家境贫寒,刘长春从中学辍学当了徒弟。但即便如此,他仍然没有放弃短跑和足球。
1927年,在大连中国青年春季运动会上洛杉矶奥运会,18岁的刘长春跑出了100米11秒。他受到了当时东北大学橄榄球队队长的青睐,后来加入了东北大学体育课。
1930年,刘长春在第十四届华北运动会中脱颖而出,在男子100米决赛中以10.8的成绩夺得冠军。
这一幕让时任东北大学校长的张学良激动不已。
因为1928年第九届奥运会男子100米冠军是10.8。
张学良当即做出了专注于培养刘长春的决定。
张学良花重金留住来访的德国田径队队长布奇(当时男子5000米世界纪录保持者)留下来,让他担任东北大学的主教练。
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,刘长春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。同年全运会男子100米、200米、400米三项冠军,创造三项全国纪录。
当时21岁的刘长春100m跑出10.6秒,不仅位居亚洲第一,而且有能力跻身全球前十。
刘长春名声一时,不少有识之士也期待着让刘长春代表中国参加1932年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十届奥运会。
二、
1931年9月18日晚,爆炸不断,沉阳一夜沦陷。
也是在这一年,中国获得了参加奥运会的机会,洛杉矶奥组委向中国发出了邀请。但国民政府以“时间仓促,准备不足”为由拒绝,只派沉思良旁听。
1932年5月,被日本控制的《台东日报》发文称,“满洲国”派刘长春参加奥运会,并得到国际奥组委批准.
消息一出,全国哗然。顿时,骂刘长春“叛徒”“叛徒”的声音接连传来。
但实际上,这只是日本的“一厢情愿”。同年5月,刘长春先后在《体育周刊》和《大公报》发表声明,称自己是中国人,是炎黄子孙,永远不会代表伪满洲国。奥运会。
后来,为了不让一个傀儡国家放弃奥运舞台,刘长春决定代表中国参加洛杉矶奥运会。
于是各方行动起来,体育圈联系了国际奥委会,通过了参赛申请。张学良补贴8000大洋做旅费。
1932年7月1日,张学良郑重宣布:“刘长春、于锡伟作为运动员,宋俊夫作为教练员,将代表中国参加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!”
但最后于希薇被日本监视,没能一起去洛杉矶。
这也意味着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,只有刘长春一个人出席。
三、
1932 年 7 月 30 日下午 2 点 30 分,第十届奥运会在洛杉矶正式开幕。
当第八代表团入场时,全场华侨都站了起来,摘下帽子,挥手致意,甚至很多人都感动落泪。
那是中国代表团!
团队很小,只有6个人:教练宋俊富、中华全国体育协会会长沉思良、学生代表刘雪松、美国教授沉国权、上海西青体育总监拓平(美国人)、刘长春走在前面,他是旗手。
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只派六人代表团。
这个场景好坏参半。
但无论如何,至少,中国队来了!
当刘长春站在场上时,那一刻就是永恒。
他是中国奥运第一人,迈出了中国奥运梦的第一步。
枪响了,人们期待奇迹。
然而,22天的海上旅程,已经耗尽了晕船的刘长春的体力和精力。他连系统训练都来不及,就冲上战场。
100米预赛,刘长春以11.1秒的成绩获得第五名,被淘汰出局。
200米预赛,刘长春的成绩为22.1,排名第四,再次被淘汰。
即使是400米,刘长春也没有精力参加了。
当晚,刘长春辗转反侧,无法入睡。
接下来的几天,他去看了其他运动员的比赛,希望能把经验带回国内。
但刘长春回国后,生活坎坷。
1936年代表中国参加柏林奥运会,但当时的情况更加尴尬,刘长春还饱受伤病困扰。
1937年,大腿再次拉伤,28岁的刘长春彻底告别了自己的体育生涯。
退休后,刘长春淡出公众视线,却陷入贫困,只能靠打工养家。
他参加奥运会的证书、照片、纪念品等也在抗战期间被烧毁。
直到新中国成立,“中国奥运第一人”刘长春再次被抚养长大,并被聘为大学体育教练。
只是,他不再提起往日的荣光和风风雨雨。他经常看着在操场上奔跑的学生陷入沉思,然后鼓励这些孩子说:“你要跑得快,落后的感觉不好!”
1983年3月25日洛杉矶奥运会,刘长春病逝。
一年后洛杉矶奥运会,他无法在洛杉矶亲眼目睹徐海峰的第一枚中国金牌,也不知道他的名字被写在了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中国代表团名单上:刘长春。